第四十二章 杖击赵继龙-《一品紫袍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沈天炎随即吩咐左右道。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数名衙役上前,很快将赵继龙身上的官袍和官鞋脱的一干二净。
    赵继龙身着白衣,赤脚在地。
    “既已非官员,还在府衙做甚?打出去!”
    沈天炎当即下令道。
    一群平时被赵继龙欺压已久的衙役,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,纷纷手持水火棍狠狠的朝赵继龙身上招呼。
    “啊!...大人饶命啊!....”
    赵继龙一边被打,一边求饶道。
    最终被打了出去。
    等彻底打出府衙之后,他已经重伤倒地,再也没有站起来的能力。
    只好慢慢爬去找大夫了。
    沈天炎当上同知后,过了数日。
    在巡视街道时,在路上发现了赵继龙已经凉透的尸体。
    原来赵继龙自从被打出府衙之后,身受重伤,好不容易费尽全力,爬去找了大夫,大夫听闻了沈天炎升同知的事情,为避免得罪沈天炎都不敢给他医治。
    最后因为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,赵继龙最终重伤而死。
    沈天炎命曹威一卷草席给他裹身,将其安葬在城外。
    又过了一月,知府大人按照往常惯例,摆上宴席,宴请三卫指挥使,维护关系。
    根据大鼎朝实行禁军兵制与卫所军制共存。
    以帝都江淮城(京城)为中心建立禁军制度,禁军分为三军,神威军,天雄军,玄策军三军各五万人,禁军规模控制在十五万,为朝廷直属中央军。
    在地方设立卫所,一般州府设立一卫五千六百人保护地方平安。
    边境州府或内地其他重要的州府,则通常设立两卫或者三卫。
    吴州地处边境,属于边境州府于是设立三卫。
    分别是吴州府卫,吴州左卫,吴州右卫,每卫五千六百人,共计一万六千多人。
    这三卫指挥使分别是:
    吴州府卫指挥使宁雄
    吴国左卫指挥使何超雄杰
    吴州右卫指挥使钱宁
    三位指挥使都是正三品的武官。
    不过鼎朝向来是以文制武。
    即使这三人是正三品的武官,也要受制于四品知府的管辖。
    鼎朝素来忌惮武将,一般大军在外,大多由文官领兵,武官负责平时训练,战时听从文官指挥。
    吴州府衙内。
    “吴州府卫指挥使宁雄,到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