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进来的是风隼,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但更多的凝重。 “大人,姑娘。”风隼行礼后禀报,“属下带人查抄听竹苑,并未发现李琮踪迹。询问苑内仆役,皆言琮少爷前日便以‘身体不适,需静养’为由闭门谢客,昨日午后更有仆役亲眼见他卧床休息,但今晨人去楼空,竟无人知晓他何时离开,如何离开的。” “身体不适?”上官拨弦捕捉到这个信息,“他可曾请过大夫?具体是何症状?” 风隼回道:“问过了,并未请外面的大夫,只说是旧疾复发,有些咳喘,用了自己常备的药丸。据贴身小厮说,琮少爷前两日确实有些精神不济,但并未到卧床不起的地步。” “旧疾复发……自己常备的药丸……”上官拨弦沉吟,“李琮自幼体弱,这是侯府人尽皆知的事情。但他精通医术……” 她顿了顿,修正道,“至少,他继承了师父的医术天赋,若他以此为由伪装,足不出户,暗中筹划脱身,并非难事。” 萧止焰冷哼一声。 “好一个金蝉脱壳!看来他早已备好退路。继续搜!扩大范围,京城各门严加盘查,尤其是运送药材、货物的车辆,更要仔细!他若想离京,这是最可能的方式。” “是!”风隼领命,又道,“还有一事,属下在搜查李琮书房时,发现他常用的药柜有被翻动清理的痕迹,少了几种药材,但具体是哪几种,仆役说不清楚。” 上官拨弦立刻问道:“药柜可有残留的药末或气味?能否让我去看看?” 风隼摇头。 “已经清理得非常干净,几乎不留痕迹。此人极为谨慎。” 线索似乎又变得扑朔迷离。 李琮就像一滴水,融入了长安这座巨大的湖泊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 接下来的几天,刑部和京兆尹府发动了大量人手,明察暗访,几乎将长安城翻了一遍,却始终没有李琮的消息。 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。 而玄蛇组织,在经历了上巳节的挫败和李琮这根重要暗线的暴露后,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,再没有大的动作。 但这种沉寂,反而让人更加不安。 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。 上官拨弦利用这段时间,仔细研究了从安仁坊带回的账册和密信。 她将其中涉及药材、毒物以及特殊矿物交易的部分单独列出,试图从中找出玄蛇可能囤积或使用的危险物品线索。 同时,她也加紧配制了更多应对蛊毒和常见毒物的解药,分发给萧止焰及其核心力量,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报复。 期间,萧止焰进宫面圣,将李琮勾结玄蛇、贪墨漕粮、偷换贡品之事密奏皇帝。 皇帝闻奏震怒,但鉴于玄蛇组织盘根错节,牵扯甚广,为避免打草惊蛇,引起朝局动荡,决定暂不公开,命萧止焰继续暗中调查,务必将李琮及其背后势力连根拔起。 压力,如同无形的山峦,压在萧止焰和上官拨弦的肩上。 转眼,便到了寒食节。 寒食节,禁烟火,只吃冷食。 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介子推的节日,也是清明前的重要节气。 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禁火的肃穆气氛中。 就连权贵之家,也不例外。 永宁侯府自然也遵循古礼,府内各处灶火皆熄,只备下提前做好的冷粥、寒具(一种环状饼)、子推燕(用面捏成燕子状)等冷食。 然而,就在这禁火慎终的寒食节当日,永宁侯府却发生了一起意外的“猝死”事件。 死者是侯府后厨一名负责采买杂役的老仆,姓赵,在府中服役超过三十年,平日里沉默寡言,人缘尚可。 据发现他的小厮说,赵老仆似乎是因耐不住饥饿,偷偷在自己堆放杂物的窄小耳房内,用私下藏起的炭火煨热一个冷饽饽,结果不慎“炭气中毒”,被人发现时已倒在炭盆旁,气息全无。 第(1/3)页